紅磡〔福德古廟〕以鐵桂為牆,鋅鐵為瓦,但仍然是髹上紅色,維持〔紅牆綠瓦〕的規格。只是別的廟宇的瓦,是琉璃瓦,而這間廟的瓦,則是瓦坑鐵而已。
而廟中的一座小廟便是主神.即土地,仍然是用琉璃瓦建成的,而廟內有一對聯,寫著〔福蔭街坊安康樂,〕〔德澤綿長慶昇平〕。據說這間土地廟,有數百年的歷史。
據故老相傳,紅磡和土瓜灣一帶村落,是宋末建成。當時宋帝避元兵南下,來到宋王台一帶居住,有很多宋朝的忠臣義士,舉家隨之而來,就在紅磡與土瓜灣一帶開村,其中有一條村,名〔二王村〕。所謂〔二王〕,是指宋代最末的兩個皇帝。
那些忠臣義士是隨宋帝南來九龍,宋帝在宋王台附近居住,他們就在附近建村,為表示他們是宋末二王南來,是以名為二王村。
後來宋帝為了逃元兵,乘船出海,因船隻不夠,忠臣義士不能隨船而往,乃在紅磡與土瓜灣落籍居住,建了不少村莊,二王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。
既建村莊,便不能不設社稷之神;土地就是代表社稷的靈神。這一間福德古廟,相傳宋末時就建成,是紅磡各鄉村供奉的福德之神。
經過近千年的變遷,紅磡各鄉村,已經變成鬧市,現在已無法找到從前鄉村的痕跡。但無論是原本屬於紅磡三約各村的居民,抑或是新移居紅磡的居民,對這位土地,都維持傳統的供奉。
因此當局開發紅磡時,街坊為保留這間廟,曾盡過不少力。後來當局亦順應民意,承認它的合法存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