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有很多不同類形的觀音廟,有一間觀音佛堂,是和水月宮附近的觀音堂屬同一時代建築物。它位於荷李活道文武廟旁邊,但歷史較文武廟為短。
咸豐元年,本港成立四環更練之時,人們在文武廟集會籌備;當時文武廟已很殘舊,四環的商家,發起重修文武廟,將廟址擴建為三間建築物,其一為文武廟本身,另外建一間公所和一間觀音佛堂,當時四環劃分,亦足一述。
觀音佛堂初期並未安奉觀音,衹作為四環更練的總部,後來本港警察取消了打更和巡更制度,才請一位高僧到來,將更練館建成觀音佛堂。現在該廟的門額,是用鏡架鑲成,與別廟的門額用石刻製成有別。 廟聯也是用鏡框鑲成,聯云:〔西方綵竹千年茂〕,〔南海紅蓮九品香〕,說明了廟內安奉的是紫竹林坐蓮花的佛家觀音。
觀音佛堂隔鄰,現在仍有一座公所,門額上有石刻〔公所〕二字,說明了這三座建物的歷史,是和香港開埠初期的發展有關。
香港有很多廟宇,從前都有〔街坊會〕的性質,未有街坊會出現之前,街坊會商議一切問題都會在廟內舉行。
|